北斗三号汇集全国400多家单位联合攻关,通过星间链路技术实现“太空搭桥”,建成由数十颗卫星编织成的“天罗地网”。
从无到有,服务全球。如今北斗系统芯片、终端、服务实现100%国产化,已成为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、全天时、高精度定位、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。
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。国产高刚度、高精度、高可靠性负载500公斤重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;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产线验证,国产化率突破83%……
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.1%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.7%。创新这一“关键变量”,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“最大增量”。
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。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;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.82%,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……
今年5月,全国电机制造、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、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.3%、12.8%、11.8%,瞄准“更新”与“创新”,传统产业实现“老树发新芽”。
抓取、放置、折叠、移动……上海张江的智元机器人数采工厂中,员工正手把手地教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。得益于自研一站式开发平台、业界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,智元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。
当前,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、207个工业中类、666个工业小类,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;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产业升级的脚步不断提速。
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加速崛起。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;今年以来,我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、无人机、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上接连取得突破……这些标志性成果不仅为相关产业构建技术底座,更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的乘数效应。